《中大藝術2013》本科生作品展 “The Art of CUHK 2013” Undergraduate Exhibition

日期Date: 1/6 – 23/6/2013

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二樓及三樓
Cheng Ming Building 2 & 3/F, New Asia College,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

 

本科生策展《衝鋒繪畫隊》
Undergraduate Curatorial Section “Painting Group”

人總有些自己的習慣、一些慣用的方法或思考模式,藝術創作中的人也總有這種傾向。繪畫彷彿是很多人的創作母語,對我來說卻老是帶點外語的意味。不是說完全不懂繪畫,我確信自己小時候是挺喜歡作畫的,但就是有點像學英文,寫點正統的文章沒有甚麼大問題,面對真正的文學卻是另一回事﹣總是尷尬而顯得多少手足無措。雖然還不怎覺得繪畫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語言,但學著也有種趣味。在幾種語言的比較之下,或許會明白更多自己的思維特點(最近學德文,將它跟英文比較,再將歐美語系跟中文比較也別有趣味)。有人曾經說我「這個人以後應該不會再繪畫了」。不欲多論,只是繼續留在這個奇怪的繪畫(圖像)小組,知道自己吸收了甚麼養份,用之於成長或許足夠。

從哪天開始,一塊沈重的石頭忽然消失。我輕鬆得像汽球,飄泊不定。繩子鬆開了,不知誰會再次抓緊。這一刻我覺得自己不屬於甚麼,空氣塑造了我,然後回歸空氣中。

如果要為自己寫一個履歷,我會如此說道:一個男孩進了所不錯的小學,數學和藝術成績都不錯,老師跟母親都很樂意培養那些方面的「興趣」﹣雖然小時候沒有這種意識,或許是有點喜歡,其實也很抽象;總之,這個帶點性質分裂的乖男孩進了所不錯的中學,也自然繼續專注數學和藝術﹣雖然更多是出於比別人好一點的優越感;理性和直覺在拉攏,直至某個成長階段,或許是所謂的反叛期,他忽然自覺落入一種空虛,好像甚麼也不是,也不屬於甚麼;為此他決意要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跡,一場真正的反叛。

這場反叛的硝煙是對自身的叛逆,人性分裂成二:理性抽空自我以求全;感性摒棄一切以求我。藝術於我來說正落於這矛盾,像人赤身露體站於鏡前,一場最直觀卻捉摸不住的自身觀察,代入的同時意味著抽離,卻荒謬地重整為一。既是如此,那我肯定是在跟自己捉了一場場莫名其妙的迷藏。

於是乎我的作品總以一種嚴肅理性的姿態,訴說著最內在敏感的我。公開與竊私之間是反叛的無聲吶喊。為此我分裂成空氣,捉摸不定。